南航新疆装卸员的“假期”
通用机场方面,进一步完善上街通用机场功能,完成西华、林州、平舆、长垣、登封等7个通用机场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洛阳龙门、南阳淅川等通用机场。
委托他人查询的需携带双方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以及上述材料,并填写授权委托书,双方签字并按手印。委托他人查询、单位委托查询所需材料同房屋查询。
张先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房子抵押给银行了,钱还在银行的账上。当天上午,河南商报记者来到咨询台。一种是有土地证或已查到土地证号的,查询所需材料有:本人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原件和复印件、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申请书。本想着两周内就可以拿到钱,结果等到现在,权籍调查都还没有做,掐指一算,可能还要等一个多月。关于不动产登记有何疑问 快来做做这几道题 发布时间:2017-02-18 08:28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摘要]不动产登记首日,金水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二楼有不少来办业务的市民(资料图)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 河南商报记者 邓飞 郑州市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开展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旧问题不断涌现、解决。
查询土地信息时,分两种情况处理。注意,房产证上没有土地证号,上面的地号不等于土地证号。严跃进认为,增加土地供应,并不能完全解决房价问题,因为郑州今年房价过快上涨以及需求爆发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有去年被低迷的市场抑制了的正常的购房需求,突然释放;受一线城市房地产周期规律的影响,房价暴涨效应传到至郑州,有不少流动性热钱流入到楼市,投资客涌入的影响;有郑州土地供应偏紧的因素,导致开发商激情拿地,影响市场预期和房价预期;还有郑州城市大发展所带来的本来就正常的购房需求,等等。
住宅用地的供应量达到近三年来的新高。另外,也会对开发企业目前在售项目的定价、销售策略与速度进行调整。追问:土地计划供应多,为何市场放量少?郑州的土地供应量增加了,但开发商仍然感觉不够 河南商报记者 唐韬/摄一位曾多次参与郑州土地市场竞拍的房企高管向河南商报记者陈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今年的土地竞拍中,开发商争抢的土地中,悉数都是净地(相对于城改地块的说法,不牵涉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仅有的几块城改地,也被北京一家房企K2搅局了。其所开发的商品住宅,一两年内根本无法入市。
郑州一位从事房地产业开发近20年的资深人士向河南商报记者说,加大土地供应量,对平抑偏高的郑州房价是有好处的,因为郑州房价现在已经涨到天花板了,动不动就涨几千元,这正常吗?同时,对房企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开发企业也不想拿高价地,也不愿意用真金白银去拍那些高出土地价值很多的土地鸡肋。作者:河南商报记者 邓飞编辑:史海山。
两者相互作用,郑州房地产市场呈现一种过热的态势,造成一种房不够卖、地不够卖的供应不足的印象,这成了一个突出问题。其中,住宅用地为849.06公顷(折合12735.9亩,其中,普通商品住宅用地695.10公顷,折合10426.5亩;保障性住房用地153.96公顷,折合2309.4亩),商业用地280.22公顷(折合4203.3亩),工矿仓储用地343.86公顷(折合5157.9亩),交通运输用地551.28公顷(折合8269.2亩),其他用地497.04公顷(折合7455.6亩)。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此举可认为是响应郑九条中扩大居住用地供应规模,调整优化布局,加快供应节奏,年底前采用多批次、集中供地的方式供应市场的专项举措。从住宅用地供应量看,今年是2015年的2.6倍,是2014年的2.4倍。
从这三年的土地供应计划来看,今年的供应力度最大。如果土地供应不足,则会加剧市场后续供求矛盾,引发人们对未来房子的供应紧俏的猜想和恐慌,导致部分需求提前介入市场,进而升温楼市。所以,加大土地供应量,会对过热的市场起到缓解矛盾的作用,但还需要多管齐下才能平稳楼市。2016年9月14日,郑州老经开区,阳光城(资料图库)摘得航海东路与经开第一大街西南角106.02亩地块,容积率大于1小于4.5,总地价28.24亿,折合单价2663.64万元/亩,楼面价8878.86元/㎡,再创经开总价地王。
另外,从郑州目前入驻的外来房企看,那些来自一线城市的开发商似乎不缺资金,土地市场需求越来越强烈。如果加大土地供应,虽然不会立刻增加商品住房的供应量,但有个关键性作用,即需求可能会快速消退。
因为,这些增量中净地占多大比例,区域分布如何安排,还需要观察。2014年郑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拟供地总量约为2005.47公顷(折合30082.05亩)。
数据:近三年郑州土地供应逐年增加,今年最多郑州市2011-2016年土地拍卖情况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市国土资源局公布的资料中得知,郑州市2016年度土地储备计划中,2016年度郑州市本市内八区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在4415.8公顷(折合66237亩)。分析:业内称加大土地供应可稳定市场预期郑州加大土地供应量,能否解决目前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呢?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最近也关注到了郑州房地产市场过热现象。像K2这样的外来房企,在既定规则框架之下,裹挟大量的资本前来争抢城改地块肥肉 ,对本地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威胁。郑州2016年度的计划土地供应确实不小,为何在市场上出现的挂牌住宅用地不多呢?上述人士分析认为,郑州三环内几乎没有净地了,只有大量的城中村改造用地,尚待开发。中国城市产业发展联盟主席陈宝存认为,高房价归根结底都是由土地财政引起的,即使靠政策暂时压住地王的产生,增加土地供应量,开发企业会不会买账,还不一定。郑州市国土资源部门将通过合理把握土地供应结构和布局,加快土地供应节奏,有效改善房地产供需关系,以达到稳定市场预期、保障郑州市房地产调控措施落实到位的目标。
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土地供应的一个原则就是,统筹处理好收储与供应之间、近期与远期之间、增量与存量之间的关系,确保收储规模不降低,供应总量不减少。也就是说,加大土地供应,尽管不能立即改变市场实际供求比,但会通过调节市场参与各方的预期,进而影响其买卖房屋与土地、定价等行为,达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为此,郑州市政府紧急发布了一个《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外界称郑九条),旨在限地价、控房价,平稳郑州房地产市场。列入计划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麻烦,从而影响放量进度。
其中,在2016年度郑州市本级土地供应总量中,用地结构方面,住宅用地为2230.36公顷(折合33455.4亩)(不含保障房),保障房用地218.18公顷(折合3272.7亩)、商业用地774.45公顷(折合11616.75亩),工矿仓储用地445.69公顷(折合6685.35亩),公共类用地747.12公顷(折合11206.8亩)。年前郑州将集中供地6000亩 房价会降温吗? 发布时间:2017-02-18 11:51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摘要]郑州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追加6000亩住宅用地的供应量,响应了前不久郑九条政策关于年底前集中供地的规定。
但是,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道阻且长具体来讲,每日签到奖励10积分,评价奖励20积分,分享相关活动至朋友圈奖励10积分。必须是自愿提出申请、提供相关数据、并主动配合试点工作的文化企业,经试点区域范围内的4个开发区和6个市辖区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市文广新局审核合格,才能入选。按照工作推进计划,2016年11月下旬举行试点启动仪式,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具体实施阶段。
试点年,2500万元专项经费保驾护航文化消费试点范围为郑州经济开发区、郑州高新区、郑东新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4个开发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上街区、惠济区等6个市辖区。而提供试点文化消费产品的文化企业,原则上为4个开发区和6个市辖区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文化企业。
主要采取评价积分激励消费和文化消费补贴两种方式。按照《方案》,列入评价积分激励消费的公益性公共文化场所,应为试点区域范围内的市级、区级公共文化场馆。
根据试点要求,市财政局负责安排文化消费试点专项经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降低文化产品价格,拉动文化消费。
买书、看电影有补贴 这种好事郑州市民即将享受 发布时间:2017-02-18 11:51 来源:豫都网 我来说说 我要投稿 [摘要]郑州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 买书、看电影、看演出还能享受补贴?这事儿靠谱。文化消费补贴采取对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中实际纳税(费)的部分,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予财政补贴。第一年将安排文化消费试点专项经费2500万元。评价积分激励消费采取鼓励居民前往公共文化场所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机APP)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进行评价。
之后,可凭积分兑换电子券,到试点文化企业抵用现金消费,享受文化消费补贴,10个积分等价于1元钱,单次使用积分比例不得超过消费金额的50%。试点期间,每月拿出200万元,用于文化消费补贴,动态掌握市民文化消费情况。
哪些活动能享受文化消费补贴?《方案》明确,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我市文化消费实际数据、补贴经费额度,确定图书、电影、文化艺术活动等3种文化产品和服务。两种方式让你享受文化消费补贴《郑州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到,我市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以消费文化·品味生活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文化惠民的原则,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郑州市文化消费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文化消费服务。
(郑报融媒记者 董艳竹)(郑州晚报)。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郑州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郑州市将在今年推进文化消费试点工作,采取评价积分激励消费和文化消费补贴的方式... 郑州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买书、看电影、看演出还能享受补贴?这事儿靠谱。


沪市115家公司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


贵州省鼓励省内企业设立地方性保险法人机构


沪指窄幅整理涨0.06% 次新股现跌停潮


平安保险车险服务到位 深受消费者欢迎


百姓眼中的保险


权重疲弱沪指跌0.35% 医药股强势领涨


市场化改革成保险业发展必然趋势


沪指重返3400涨0.75% 360概念掀涨停潮


两市走低沪指微跌0.08% 金融股奋力护盘


从A股入围MSCI看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底气
